客服熱線:15278003356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公司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供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特產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新聞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廣西農牧網—-中國農牧企業權威性新媒體平臺,網站立足于廣西,面對中國和東盟,為“三農”提供促銷平臺服務、信息服務、金融服務、宣傳服務、物流服務等,為廣西農牧企業搭建及時順暢的信息交流平臺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美食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當前位置:首頁 >> 不在導航出現的欄目 >> 美食 >> 正文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木薯小吃里有“愛的味道”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時間:2022-11-03 來源: 玉林日報 作者:黃劍紅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“老板,兩份煎木薯餑,一份在店里現吃,一份打包?!痹谟窳质腥嗣駯|路與廣場東路交叉路口附近,有一家“大平山木薯餑”店。聽到顧客點餐,老板娘陶衛華簡單招呼了一下客人便忙碌起來。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陶衛華將煎好的木薯餑切塊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倒油,搟好的木薯餅入鍋煎到冒泡起酥后起鍋,再均勻鋪滿黃糖,舀上幾勺芝麻花生碎,卷成條狀、切成小塊、裝盤,一道軟糯香甜的木薯餑就做好了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陶衛華是地地道道的興業縣大平山鎮人。她告訴記者,大平山的木薯菜比較出名,她做了十來年的餐飲生意,一直堅持推出家鄉的特色美食,深受食客的喜愛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花樣解鎖木薯的吃法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“小時候,家里種有很多木薯,放學回來就得刮木薯;吃不上米飯,就靠吃木薯充饑,吃到怕了?!?0后的陶衛華回憶起以前刮木薯、吃木薯的經歷,仍感慨不已。據她說,那個時候的木薯餑沒有黃糖、花生之類的配料,更別說有肉餡了,就是純粹放水煮熟。后來,隨著生活越過越好,人們終于不用吃木薯充饑了。如今,人們開始懷念兒時的味道,追求原生態的健康食品,木薯又重回大家的視野,已經從主食轉為了調劑口味的輔食,且做法更加多樣化,味道也更加獨特。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煎雞笠餑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怎么想到要做木薯小吃?陶衛華說:“沒刻意去學,都是老一輩留下的手藝,看得多、吃得多就會了?!蹦壳?,她店里推出的口味有煮的、煎的、炒的,想吃香脆的就點煎木薯餑、煎雞笠餑;想吃甜的,木薯餑糖水由黃糖水煮成,還加了枸杞和紅棗,健康又養生。炒木薯更加別有風味,混合著辣椒和蔥蒜的香味,綿糯可口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陶衛華說,她還想再推出一些新吃法如木薯湯圓、蓮子餑等,豐富家鄉美食的口味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家鄉味就是要做到極致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“制作這些木薯小吃,做工考究,程序非常多,用兩個字形容就是‘麻煩’?!碧招l華說。雖然市場上也有木薯粉賣,但為了保證口感正宗,她堅持自己做木薯粉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做木薯粉,首先得有原材料木薯,陶衛華就發動老家的親人、左鄰右舍種木薯。她80多歲的老母親為了支持女兒,仍堅持在家種木薯?!氨仨毷且郧袄弦惠叿N的紅皮木薯才有那個口感,現在改良的面包木薯做不出這些味道的?!碧招l華強調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“今天回老家挖木薯,店里關門,大家別跑空啦!”翻看陶衛華的朋友圈,每隔幾天,她就得從玉林趕回大平山挖木薯、收購木薯、刮木薯、曬木薯,再將木薯或碾成粉,或切好片帶上玉林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做煎木薯餑時,需將剛燒開的水邊倒進木薯粉中邊攪拌,揉成黏稠的團狀,再大致搟成餅狀。為了提高效率,陶衛華買了一個壓面機,將餅狀面團放進去就會出來一張長方形的皮。然而,追求完美的陶衛華還不滿意,她還會再用一根幾斤重的特殊不銹鋼搟面杖繼續搟面皮,直到搟得更光滑、細薄。她說:“既然做了,就要把它做好,做到極致?!?/span>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將家鄉美食傳播出去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陶衛華在玉林做了幾年木薯小吃,雖然因為種種原因她的店面換了幾處地方,但很多老熟客都會四處打聽找上門來。大家都親切叫她一聲“陶姐”。有些人打包回去給家里老人吃過了,老人會時不時要求年輕人再打包回去給他們吃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每天送了小兒子上學,陶衛華就會趕到店里,開始準備花生芝麻碎、炒餡料等,“要保證顧客來了,第一時間就能吃上?!碧招l華說,讓她很觸動的是,不少顧客吃了都說:吃出了媽媽的味道,吃出了外婆的味道?!熬蜎_著顧客的這份信任,還有我媽媽的支持和幫助,我覺得我更要堅持把家鄉的美食傳播出去,讓更多人吃到兒時記憶中的味道?!?/span>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“每一份信任,都不能辜負?!痹诮洜I中,陶衛華用心用情,精心烹制出一道道家鄉美食,復蘇家鄉記憶,傳遞愛的味道,留住舌尖上的鄉愁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APP